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  详情
环球微资讯!惠民县孙武街道:打好三大组合拳 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新风尚
2023-06-13 10:53:46    来源:中国网 


【资料图】

一、构建“三大机制”,保障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一是建立“网络+”垃圾回收机制。在管理运营上,可回收垃圾方面与纸丢丢开展合作,通过“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居民可以在APP上发布废品信息、上传废品照片、确定回收时间地点,即可等待平台上门收集,价格按照标准根据称重公平合理,获得居民一致好评,也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短期治标”变为“长效治本”。二是构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为了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更好,落到实处,在马家堤口村,将垃圾分类减量化加入到村规民约当中,通过清洁员每天记录、村民组长每周巡查、村干部每月抽查进行评价评分,每季度村开展一次评奖活动,引导广大村民家庭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来,确保全面完成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三是建立垃圾分类考核机制。强化村干部的主体责任,健全垃圾分类投放运送、村容环境和保洁作业检查考核制度,将结果纳入对村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并制定农村垃圾分类评优活动实施细则、农村保洁分类员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对分拣员开展工作进行约束、考核和激励。

二、实施“三方联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化。一是发挥街道“三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街道各小区网格长、楼栋长和单元长的“三长”作用,联合街道开展年轻干部志愿服务,携手党员开展“垃圾分类党员先行”活动,征集志愿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壮大垃圾分类宣传队伍,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党小组组长、村民组长、志愿者的作用,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实践活动。二是发挥“专家”引导效应。用好用活街道社会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进行面对面培训,围绕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垃圾分类有效率,做好知识普及和居民参与路径图,让居民一看就懂、清晰明了,助力养成良好习惯。三是发挥学校宣教作用。与学校、幼儿园联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在孩子们的内心种下环保的种子,每个小朋友再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家族,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打造“三大阵地”,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一是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孙武街道通过情景结合的方式让居民群众直观地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提升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引导公众参与到践行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在古城公园设立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在保留了原有休闲、健身的基础上,增设了宣传栏、雕塑等垃圾分类建筑设施,寓教于乐、寄学于景,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二是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打造集宣传展示、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内部分为宣传展示区、培训体验区两大模块。宣传展示区通过展板、音视频等媒介系统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背景、开展进展和分类基础知识;培训体验区内设置“让垃圾回家”等互动游戏,以互动性、趣味性的展览方式,吸引了广大少年儿童踊跃参与。三是打造志愿者宣传服务阵地。定期定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当好讲解和传播垃圾分类小知识的“传导员”,组织志愿者深入到街道社区、楼道门口,现场手把手教,更加方便、更加直接地帮助和教授居民如何科学进行垃圾分类,同时积极听取居民意见,不断改善宣传方案,提升宣传效果,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闫玉江)

关键词:

上一篇:当前最新: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 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