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言论:要在2025年消灭大额纸币。至于这个说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这跟此前央行发布的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金融行业标准有关。与之一同流传的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此标准的公布,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先来说一下《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之所以说有意思主要是这份文件不能从名上直译;它的存在其实为的是提升人民币质量和整洁度。日常使用纸币的过程中,会使其产生正常的磨损、脱墨、老化、污渍等,再有就是因意外导致的缺失、撕裂、霉变、不同程度损毁等情况的发生。文件的出台正是将上述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判定,以此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些不宜流通人民币的回收、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像网上咱们看到的那种因火灾等意外情况导致的“特残币”,去到银行鉴定,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定给予相应面额兑换(全额、半额、不予兑换),就属于上面的范畴。以我国的国情来看,纸币将长期存在。所以也不存在什么数字货币取代纸币,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二者将会长期共存。而数字货币作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行,可以成为老百姓日常消费时支付手段的一种补充。很多人不明白,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付款的区别。很简单,数字人民币是钱,微信和支付宝是钱包,它们完全就不是在一个维度上的。对比传统货币,数字人民币的优点是啥?第一个,省钱了能大大降低纸钞、硬币的发行和流通成本。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微信、支付宝等在个人日常使用和商户收款上都要收取提现手续费,而数字人民币都是免手续费的。第二个,很安全数字人民币具有实现交易匿名、信息不可篡改等功能,可追溯、便于监管。能实现可控匿名“小额匿名、大额可溯”说白了,就是有效防假币,在反腐、反洗钱、反逃税上,都能帮一把。第三,上升高度到国家层面来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对抗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流行的数字加密货币,维护本国货币主权。目前,已开展常态化试点3年左右,在试点地区和试点场景开展研发,试点客户可注册并使用。据报道,数字人民币试点再次扩大范围,全国已有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扩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已覆盖餐饮、交通购物、旅游等场景;从企业商家角度已涉及代发薪服务、供应链金融等,甚至政府、事业单位等国家单位,覆盖政府补贴、公积金缴纳、社保税收等场景。未来有望在在贸易结算、数字化贸易融资平台等领域一展身手,改善跨境支付方面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难题。此外,在增加了“专属头像”、“现金红包”两大功能基础上,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新功能于近日上线。这项功能只需在其应用程序中开通,并设置可支付次数和额度,就可以实现突发情况下没有网络、手机关机没有现金等场景,使用手机“碰一碰”收款终端完成支付。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和普及,将研究出台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配套政策。数字人民币落地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设想,很快将成为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现实。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现金支付
事业单位
还有一个